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组建多企业联盟或成破局之道
近日,三菱化学等7家跨国化工企业宣布合作启动塑料回收试点项目,旨在建立欧洲报废车辆废弃塑料回收供应链,以满足欧盟法规对新生产汽车中再生材料使用比例的要求。然而,欧洲议会此前修改了欧盟委员会的相关提案,将新车所需的再生塑料比例从最初提议的25%降至20%,以确保新规的可行性。业内专家指出,受经济压力、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废弃塑料化学回收产业的发展正面临更多挑战,可能需要更多企业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联合作战”来推动。
现有回收技术效率不足
研究机构数据显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累计产生80亿吨废弃塑料,且以每年约3.5亿吨的速度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计,到2060年,全球塑料废物年产生量将突破10亿吨,现有回收技术将难以应对。
英国剑桥市场情报公司IDTechEx发布报告称,当前主流回收方式均存在短板。机械回收难处理非单一成分的废弃塑料,如包装、薄膜等废弃物。化学回收法中的“解聚法”工艺昂贵,只在少数已分拣塑料中实现商业化应用;“热解法”效率较低,塑料中高达20%的碳转化为无用烟灰,部分以二氧化碳形式流失,热解油还可能含有需后续处理的污染物。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可持续性研究员Corinne Scown也指出,热解工厂仍需采用与机械回收类似的预处理步骤,导致热解法回收生产塑料的成本高于机械回收和化石能源生产的原生塑料。
欧美化学回收项目频遭挫折
2024年下半年以来,受经济压力、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欧美多个塑料化学回收项目被停止或放弃。ICIS分析师艾米丽·弗里德曼表示,经济压力是阻止项目落地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况下,许多投资者选择观望或推迟投资。
例如,2024年11月,由苏伊士环境服务集团、技术提供商Loop Industries和韩国石化公司SKGC在法国洛林地区联合推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化学回收项目被完全放弃。该项目原计划年处理废塑料14.5万吨,生产再生PET7万吨,但因苏伊士集团放弃购地、投资远超预算,加之能源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及PET价格低迷,项目可行性受到质疑,最终在公开不到两年后终止。此前,壳牌公司也宣布放弃到2025年将100万吨废塑料转化为热解油的目标,称其“不可行”。
此外,政策和市场的变化也对废弃塑料化学回收产业发展造成了影响。例如在聚乳酸(PLA)回收领域,一方面,亚洲PLA项目的大规模投产加剧了全球市场竞争,导致部分欧美企业放弃计划;另一方面,欧盟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和禁止特定种类塑料使用的政策,如禁止氧化降解塑料使用、限制PLA在包装材料中的使用等,也对化学回收项目造成了冲击。
多企业联盟或成破局之道
IDTechEx技术分析师James Kennedy指出,化学回收产业仍属小众,其发展主要依赖法规驱动,预计到2034年,各类化学回收年处理量将超过1700万吨。这一数据虽较当前有大幅增长,仍仅占庞大塑料废物的个位数百分比。
因此,企业联盟建设大规模回收项目或为解决产业发展困局的一种可能解法。例如,此前提到的三菱化学集团、巴斯夫、科思创等7家化企联合启动的塑料试点回收项目,由各企业分别负责不同的回收过程阶段,合作从100辆报废汽车中去除塑料,并将其分为10种聚合物类型,再评估回收这些聚合物的可行性,尝试建设大规模闭环回收系统。
类似地,2024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宝武、中国石化、华润集团、中国五矿和中国铝业联合成立了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该集团将充分发挥各参建企业既有的业务优势,由中国石化负责废塑料循环利用,华润集团负责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中国宝武负责废钢资源回收业务等。此外,该集团还将推进退役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高效利用,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探索我国循环经济行业规范运营模式和标准制定输出。
24小时热线:
13951428565